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(CSAPP)
  • 本电子书信息
  • 出版信息
    • 出版者的话
    • 中文版序一
    • 中文版序二
    • 译者序
    • 前言
    • 关于作者
  • 第 1 章:计算机系统漫游
    • 1.1 信息就是位 + 上下文
    • 1.2 程序被其他程序翻译成不同的格式
    • 1.3 了解编译系统如何工作是大有益处的
    • 1.4 处理器读并解释储存在内存中的指令
    • 1.5 高速缓存至关重要
    • 1.6 存储设备形成层次结构
    • 1.7 操作系统管理硬件
    • 1.8 系统之间利用网络通信
    • 1.9 重要主题
    • 1.10 小结
  • 第一部分:程序结构和执行
    • 第 2 章:信息的表示和处理
      • 2.1 信息存储
      • 2.2 整数表示
      • 2.3 整数运算
      • 2.4 浮点数
      • 2.5 小结
      • 家庭作业
    • 第 3 章:程序的机器级表示
      • 3.1 历史观点
      • 3.2 程序编码
      • 3.3 数据格式
      • 3.4 访问信息
    • 第 4 章:处理器体系结构
    • 第 5 章:优化程序性能
    • 第 6 章:存储器层次结构
  • 第二部分:在系统上运行程序
    • 第 7 章:链接
      • 7.1 编译器驱动程序
      • 7.2 静态链接
      • 7.3 目标文件
      • 7.4 可重定位目标文件
      • 7.5 符号和符号表
      • 7.6 符号解析
      • 7.7 重定位
      • 7.8 可执行目标文件
      • 7.9 加载可执行目标文件
      • 7.10 动态链接共享库
      • 7.11 从应用程序中加载和链接共享库
      • 7.12 位置无关代码
      • 7.13 库打桩机制
      • 7.14 处理目标文件的工具
      • 7.15 小结
      • 家庭作业
    • 第 8 章:异常控制流
      • 8.1 异常
      • 8.2 进程
      • 8.3 系统调用错误处理
      • 8.4 进程控制
      • 8.5 信号
      • 8.6 非本地跳转
      • 8.7 操作进程的工具
      • 8.8 小结
      • 家庭作业
    • 第 9 章:虚拟内存
      • 9.1 物理和虚拟寻址
      • 9.2 地址空间
      • 9.3 虚拟内存作为缓存的工具
      • 9.4 虚拟内存作为内存管理的工具
      • 9.5 虚拟内存作为内存保护的工具
      • 9.6 地址翻译
      • 9.7 案例研究:Intel Core i7 / Linux 内存系统
      • 9.8 内存映射
      • 9.9 动态内存分配
      • 9.10 垃圾收集
      • 9.11 C 程序中常见的与内存有关的错误
      • 9.12 小结
      • 家庭作业
  • 第三部分:程序间的交互和通信
    • 第 10 章:系统级 I/O
      • 10.1 Unix I/O
      • 10.2 文件
      • 10.3 打开和关闭文件
      • 10.4 读和写文件
      • 10.5 用 RIO 包健壮地读写
      • 10.6 读取文件元数据
      • 10.7 读取目录内容
      • 10.8 共享文件
      • 10.9 I/O 重定向
      • 10.10 标准 I/O
      • 10.11 综合:我该使用哪些 I/O 函数?
      • 10.12 小结
      • 家庭作业
    • 第 11 章:网络编程
      • 11.1 客户端—服务器编程模型
      • 11.2 网络
      • 11.3 全球 IP 因特网
      • 11.4 套接字接口
      • 11.5 Web 服务器
      • 11.6 综合:TINY Web 服务器
      • 11.7 小结
      • 家庭作业
    • 第 12 章:并发编程
      • 12.1 基于进程的并发编程
      • 12.2 基于 I/O 多路复用的并发编程
      • 12.3 基于线程的并发编程
      • 12.4 多线程程序中的共享变量
      • 12.5 用信号量同步线程
      • 12.6 使用线程提高并行性
      • 12.7 其他并发问题
      • 12.8 小结
      • 家庭作业
  • 附录 A:错误处理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实验
    • 实验总览
      • 常见问题
    • 实验 1:Data Lab
      • README(讲师版)
      • README(学生版)
      • Writeup
    • 实验 2:Bomb Lab
      • README(讲师版)
      • Writeup
    • 实验 3:Attack Lab
    • 实验 4:Architechture Lab
    • 实验 5:Cache Lab
    • 实验 6:Performance Lab
    • 实验 7:Shell Lab
    • 实验 8:Malloc Lab
    • 实验 9:Proxy Lab
由 GitBook 提供支持
在本页
  1. 第三部分:程序间的交互和通信

第 10 章:系统级 I/O

第三部分:程序间的交互和通信

我们学习计算机系统到现在,一直假设程序是独立运行的,只包含最小限度的输入和输出。然而,在现实世界里,应用程序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来与 I/O 设备及其他程序通信。

本书的这一部分将使你了解 Unix 操作系统提供的基本 I/O 服务,以及如何用这些服务来构造应用程序,例如 Web 客户端和服务器,它们是通过 Internet 彼此通信的。你将学习编写诸如 Web 服务器这样的可以同时为多个客户端提供服务的并发程序。编写并发应用程序还能使程序在现代多核处理器上执行得更快。当学完了这个部分,你将逐渐变成一个很牛的程序员,对计算机系统以及它们对程序的影响有很成熟的理解。

输入/输出(I/O)是在主存和外部设备(例如磁盘驱动器、终端和网络)之间复制数据的过程。输入操作是从 I/O 设备复制数据到主存,而输出操作是从主存复制数据到 I/O 设备。

所有语言的运行时系统都提供执行 I/O 的较高级别的工具。例如,ANSIC 提供标准 I/O 库,包含像 printf 和 scanf 这样执行带缓冲区的 I/O 函数。C++ 语言用它的重载操作符 <<(输入)和 >>(输出)提供了类似的功能。在 Linux 系统中,是通过使用由内核提供的系统级 Unix I/O 函数来实现这些较高级别的 I/O 函数的。大多数时候,高级别 I/O 函数工作良好,没有必要直接使用 Unix I/O。那么为什么还要麻烦地学习 Unix I/O 呢?

  • 了解 Unix I/O 将帮助你理解其他的系统概念。I/O 是系统操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因此,我们经常遇到 I/O 和其他系统概念之间的循环依赖。例如,I/O 在进程的创建和执行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。反过来,进程创建又在不同进程间的文件共享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因此,要真正理解 I/O,你必须理解进程,反之亦然。在对存储器层次结构、链接和加载、进程以及虚拟内存的讨论中,我们已经接触了 I/O 的某些方面。既然你对这些概念有了比较好的理解,我们就能闭合这个循环,更加深入地研究 I/O。

  • 有时你除了使用 Unix I/O 以外别无选择。在某些重要的情况中,使用高级 I/O 函数不太可能,或者不太合适。例如,标准 I/O 库没有提供读取文件元数据的方式,例如文件大小或文件创建时间。另外,I/O 库还存在一些问题,使得用它来进行网络编程非常冒险。

这一章介绍 Unix I/O 和标准 I/O 的一般概念,并且向你展示在 C 程序中如何可靠地使用它们。除了作为一般性的介绍之外,这一章还为我们随后学习网络编程和并发性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上一页家庭作业下一页10.1 Unix I/O

最后更新于4年前